比特币真的那么有未来吗?
比特币的未来如何,从比特币的特性说起比特币杠杆。
一、总量恒定比特币杠杆。
2100万的总量,无法满足全球人民的交易需求比特币杠杆。也许有人会说,比特币可以进一步单位细分呀!现在不是有更小的单位聪了吗?比如“一百万美金=1比特币,1比特币=100中,1中=100本,1本=100聪”,甚至可以继续细分下去。好吧,这个思路堪称伟大,逻辑上也没有问题,实践中也具有可操作性。可是比特币既然这么值钱了,谁还用它来流通呢?当然,这还只能算作是比特币的软肋,谈不上致命。
二、中心化比特币杠杆。
中本聪的本意是要去中心化的,可现实的情况是,比特币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中心,一个以比特币自己为中心的中心比特币杠杆。一方面,比特币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在比特币这个中心内部,又分为不同的中心,比如矿场、交易、研发等等。据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至2018年元旦,全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74亿4444万3881人,我估计,以比特币2100万的总量来看,有2100万人拥有比特币已经不错了。而那些拥有比特币的人愿意把比特币拿出来均分给全世界人民吗?不可能的!比特币这个中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规则,也就是它已经形成了新的壁垒和鸿沟,那些掌握大量比特币的人将发挥央行和美联储的作用,但世界人民并不需要一种新的美元。
三、天生不足比特币杠杆。
一是交易时间成本大,现在是指纹、刷脸、对眼的闪付、秒付时代,比特币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比特币杠杆。二是随意分裂,有人说是分叉,原本是要解决比特币交易时间成本的问题和总量问题的,可这个分裂比前面讲的单位细分更没底线,比如BCC、BCH、BTG等等!只要有人愿意,可以随意分裂下去,像病毒扩散一样。三是缺少图灵完备性,比特币的脚本语言并不是图灵完备的,即不支持循环语句,意味着比特币只能作为数字货币,不能直接支持智能合约及更复杂的去中心化应用。四是毫无便捷性,交易数据量越来越大,在节点安装一个比特币客户端,光钱包数据就要同步好几天,而以后随着打包的“块”越来越多,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
以上分析,基于对比特币自身特性的分析,并没有结合当前的社会、政治及经济环境作更多分析,但足以说明问题,即比特币的未来,它无法成为一种普世货币,这是总的趋势比特币杠杆。
那么从投资角度来看,比特币的未来又如何呢?我看也不容乐观!在写作本文的2018年3月23日中午12点,有55100元的出手价格,高的有挂79000元的,这个价位是在比高点跌去了三分之二的价格以后的价格比特币杠杆。
比特币名副其实的币中贵族,让一众小散只有仰视的份!问题也来了,没有了小散的支持,也就失去了支撑面,比特币还能撑多久呢?我的看法是,当前的比特币,玩的是大户间的比拼,前期的矿工和入市的广大散户已经在下跌的过程中逐步撤出了比特币杠杆。当前这个价位,小散不会进了,因为确实是玩不起。
场外的大户也很谨慎,能在这个价位入手的人,都是不缺钱的主,既然不缺钱了,干嘛要进去冒风险?还有一个大户不入场的原因是,当前这个价位远不是大户心中的“触底”比特币杠杆。此是其一。第二是投资渠道的多样性。那些叫嚣比特币将涨到另一个高点的人是不是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你一个比特币,光拿数字货币市场来说,币种不下千种吧?并且因为比特币的先天不足,它被超越被替代只是时间问题,而资本的嗅觉,是天生敏感的。
第三,比特币的暴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暗黑面,即贩毒、洗钱及转移资产,这似乎是比特币诞生以来最大的应用场景比特币杠杆。各国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很多的针对性措施,所以这个场景也萎缩了,意即你想再通过比特币来躲避侦查,将钱洗白或者转移资产到国外,已经不太容易实现了。
综合上面三点分析来看,比特币的总体趋势是下行的比特币杠杆。
比特币的价值,在于开启了一个时代,但它绝不是时代的统领者比特币杠杆。它的技术基础区块链,以及它的初心去中心化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将来的比特币,会如博物馆里的一件青铜器。当然它也可以说,我是登顶珠峰的唯一的数字货币。
评论